组成:红花、白芍、川芎、当归、白术、甘草、丹参、桑叶、菟丝子、天麻、木香、麦冬、龙骨、牡蛎。
用法:水煎服,每日一剂。
功效:活血化瘀,理气通络,安神醒脑。
适用:气虚血瘀、痰瘀互结型脑梗(脑血管堵塞,脑部供血不足、高血压等)。
图片
案例解析:
李先生,65岁,高血压病史10年,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,但血压波动较大,最高时收缩压可达170mmHg,舒张压100mmHg。
半年前,李先生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、乏力症状,未引起足够重视。近一个月来,头晕症状加重,并伴有左侧肢体麻木、无力,言语表达不清,遂前往医院就诊。经头颅CT检查,诊断为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,同时合并高血压病。
初诊时,李先生面色晦暗,精神状态欠佳。自述头晕明显,感觉头部昏沉,左侧肢体麻木感从手臂延伸至脚部,活动时麻木感加重,行走时需他人搀扶。言语表达较之前迟缓,口齿不够清晰。查体发现,血压160/95mmHg,左侧肢体肌力4级,左侧巴氏征阳性。舌质暗红,有瘀斑,舌苔白腻,脉象弦涩。
辨证:气虚血瘀、痰瘀互结型高血压伴脑梗
开方:红花10克、白芍15克、川芎12克、当归12克、白术15克、甘草6克、丹参15克、桑叶10克、菟丝子15克、天麻10克、木香6克、麦冬15克、龙骨(煅)20克、牡蛎(煅)20克。(一人一体质,用法用量仅供参考,切勿擅自乱用!)
365站群结果怎样?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第一周:李先生自觉头晕症状有所减轻,左侧肢体麻木感也有所缓解,但仍感觉肢体无力。血压测量为150/90mmHg,较之前有所下降。
方子微调,又用来一段时间,能够自行缓慢行走,但行走时仍需注意平衡。言语表达较之前清晰,左侧肢体肌力有所提高,达到4 级。血压稳定在145/85mmHg左右。
差不多3个周期,头晕症状消失,左侧肢体麻木感明显减轻,肢体力量恢复正常,能够独立行走,日常生活基本能够自理。言语表达清晰,无明显口齿不清现象。血压控制在135/80mmHg左右,达到正常范围。复查头颅CT,脑梗病灶缩小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