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星播厅

星播平台 内江市东兴区:培育打造“名特优新”农产品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

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你的位置:健康星播厅 > 健康星播报 > 星播平台 内江市东兴区:培育打造“名特优新”农产品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
星播平台 内江市东兴区:培育打造“名特优新”农产品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
发布日期:2024-12-20 19:54    点击次数:195

本文转自:人民网-四川频道

365站群

日前,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了2024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和特质农品名录,内江市东兴区3个名特优新农产品和2个特质农品上榜。

一个个东兴人耳熟能详的特色农产品,在区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滋润下,农业科技与精心管护的加持下,质量、产量再上新台阶,享誉市场,影响力逐渐“破圈”。2024年,内江紫皮大蒜、内江鲜食玉米、甜城永福无筋生姜种植面积超2.4万亩,总产值达1.6亿元。

大蒜远销让食客畅享“甜城味”

在田家镇紫皮大蒜核心种植区火花村,9月份种下的紫皮大蒜长势良好,上千亩绿色的蒜苗尽显勃勃生机。“根据《田家镇志》记载,我们镇种植大蒜已经有近300年历史。因为本地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,为紫皮大蒜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,使其具有蒜汁稠粘、蒜味辛辣、品质好、宜久存的特点。”田家镇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仅在火花村,紫皮大蒜种植面积就达1500亩,平均亩产近2000斤,亩产值近6000元。据悉,紫皮大蒜除了满足内江本地消费者的需求外,还远销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福建等地,成为人们餐桌上的“抢手货”,让“甜城味”这张重要名片畅享各地。

近年来,东兴区田家镇始终坚持以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充分利用地理、气候、土壤等优势,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田家紫皮大蒜种植,通过村集体带头种植、引进新技术,提高紫皮大蒜品质,调动村民种植紫皮大蒜的积极性,推动小蒜头做成大产业,助力村民增收致富。当前,田家镇紫皮大蒜种植面积已超过10000亩,年产值达5000余万元。

365建站微信二维码

永福生姜丰富群众“菜篮子”

在永福镇的田间地头,鲜姜的辛香味伴着泥土芬芳扑面而来。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的“甜城永福无筋生姜”,以鲜姜为主,口感嫰脆、辣度适中,可以做泡姜、姜糖片、姜粉、姜茶等产品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它还具有特殊营养与保健功能,既是食品又是药品,具有健胃、祛寒、发汗、解毒、防暑、镇吐等功能。

近年来,东兴区永福镇大力推广种植“甜城永福无筋生姜”,小生姜正逐渐成长为大产业。“目前,永福镇生姜种植面积达到1800余亩,年采挖生姜1000余万斤,2023年销售额达7200万元。”永福镇相关负责人邱刚介绍,生姜产业已逐步成为永福镇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,不仅丰富了群众的“菜篮子”,更鼓起了姜农们的“钱袋子”。

“曹家沟生姜产业园区作为我镇生姜产业主产区,将计划新建设生姜大棚,对稻姜轮作地块进行基础设施改良,新建冷藏库2000平方米。”永福镇相关负责人邱刚说,永福生姜产业将形成种植、加工、贸易一整条产业链,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。

鲜食玉米助力百姓增收致富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每年夏天,来自东兴区田家镇、郭北镇等地区的鲜食玉米大量上市,供不应求。原因为何?好吃!“软糯香甜、鲜嫩多汁”,品尝过鲜食玉米的食客纷纷给予这样的评价。

在郭北镇石庙村天晟种植专业合作社,今年种植的80余亩鲜食紫玉米为合作社带来了不错的收益。据合作社管理人员刘书蓉介绍,鲜食紫玉米是合作社从市农科院引进的玉米新品种,富含花青素及各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、植物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,营养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谷类作物,市场供不应求。

而在田家镇正子村,由于当地气候和土壤适宜,鲜食玉米管护成本低,较传统玉米经济价值也要高,不少村民赚了钱,尝到了甜头。两年来,田家镇种植鲜食玉米的区域也从正子村扩展到七家嘴社区,总面积达到400亩。

2024年,东兴区鲜食玉米种植面积1.2万亩,平均亩产鲜食玉米2500斤,每斤市场价按1.5元计算,总产值达4500万元。

东兴区立足自身的生态地理气候和产业基础等条件,按照“因地制宜,突出特色,典型带动”的总体思路,持续发展壮大内江紫皮大蒜、内江鲜食玉米、甜城永福无筋生姜等特色农业产业,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,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开心、越幸福,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。(谭琦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