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长川系首届全国名中医、全国第三、四、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、辽宁省大连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,其熟谙经典、善用经方,业医50余载,活人无数。今有危重症患者病势急转,入重症监护室,诸医家为之束手,命悬一线之间,白长川审慎求本,出手则活人。现将其诊治过程整理分享如下。
蹇某,男,87岁,因脑梗死入住辽宁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脑病二科,入院10日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、咳嗽、喘促、呼吸衰竭,给予高流量吸氧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后病情仍进行性加重,遂转入重症监护室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。体格检查:右肺呼吸音较弱,双肺满布干湿啰音。辅助检查:痰病原学检查提示甲型流感病毒、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。血常规:白细胞23.9×109/L,降钙素原2.90ng/ml。西医诊断:Ⅰ型呼吸衰竭、甲型流感病毒感染、肺炎。西医治疗给予抗病毒感染、抗真菌感染、解痉平喘、化痰、镇痛镇静等对症治疗。
入重症监护室后次日(3月12日)请白长川远程会诊,患者刻下症见:痰量多,痰色黄白相间、质黏,未发热,大便干,舌红,苔白厚腻,脉滑。
诊断:喘病(痰热郁肺)。
治则:清热化痰,理气和胃。
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:桔梗15g,炒苦杏仁15g,姜半夏15g,陈皮25g,茯苓25g,竹茹25g,麸炒枳实15g,蜜紫菀15g,黄连片10g,胆南星5g,桑白皮15g,前胡15g,甘草片10g,浙贝母10g。2剂,水煎服,日1剂,每日3次,鼻饲。补充人血白蛋白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(思连康)3片,日3次,每次1片,研碎同中药汤剂同服。
3月14日二诊:痰液较前减少,质黏稠,无汗,大便近3日未行,脉滑数。查体双肺湿啰音较前减少,可闻及干鸣音,复查血常规、降钙素原、C-反应蛋白等感染指标较前下降,降级抗生素。
守原方加瓜蒌35g、生白术15g。5剂,煎服法同上。
3月20日三诊:痰色黄白相间,质黏稠,大便次数增多,呈糊状,咳时有稀便流出,脉滑。复查感染指标明显好转,暂停镇静处理后患者神志清楚,下调呼吸机参数以行自主呼吸试验。自主呼吸试验及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气道痉挛明显,双肺听诊可闻及干鸣音。
守原方去生白术、桑白皮,瓜蒌减为25g,加黄芪35g、苏子15g、炒白术15g、前胡20g、甘草15g。2剂,煎服法同上。
3月23日四诊:经上述治疗后,患者生命体征平稳,顺利脱机拔管,喘促略减,予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,仍有咳嗽、咳痰,痰量大、质黏、色黄白,精神萎靡、乏力,少寐,鼻饲饮食、留置尿管,大便3日未解。左下腹有包块,约6cm×3cm,位于体表,压痛阳性。舌红,苔白腻,脉沉滑。考虑患者目前有血肿包块,且大病感染后体质较弱,气阴两虚为本、痰湿血瘀为标,仍以温肺化痰、补气养血之法,加三子养亲汤化痰,佐以三七粉口服以活血化瘀、如意金黄散外敷以消瘀止痛。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即守上方去黄芪、炒白术,改胆南星为7.5g,加生白术15g、白参10g、莱菔子25g、麦冬25g。3剂,煎服法同上。
3月26日五诊:经上述治疗后,患者喘促略较前改善,时有咳嗽、咳痰,痰黏、色黄白,夜间有发热,体温最高达37.9℃,晨起约4时汗出热退,大便质黏、日1次。舌红,苔白腻,脉沉滑。左下腹有包块较前体积无明显变化,于周围呈扩散吸收之势。考虑患者目前夜间发热为血肿吸收所致,故予仙方活命饮、清营汤以消肿散结、养阴透营。
即守上方去莱菔子、桔梗,加浙贝母15g、花粉25g、金银花30g、连翘15g、丹参25g、黄芪30g。2剂,煎服法同上。
365站群3月28日六诊:经上述治疗后,患者夜间仍有发热,体温最高达38.1℃,予多饮水、物理降温后,晨起汗出热退,余症状同前。舌红,苔黄腻,脉沉滑。考虑患者目前发热为血肿吸收热,血肿向外扩散,续以上述治疗加滋阴清热之药。
即守上方去黄芪,加水牛角50g、生地黄25g。2剂,煎服法同上。
3月30日七诊:经上述治疗后,患者夜间发热症状好转,体温波动于36.7~37.1℃,喘促、咳嗽症状减轻,痰量较前减少,质稀,色黄白,大便成形、日1次。续予上述治疗,2剂,煎服法同上。
4月2日八诊:经上述治疗后患者夜间无发热,喘促、咳嗽症状减轻,色黄白,精神状态好转,可与外界交流,少寐,纳可,二便可。舌红,苔白腻,脉沉滑。续予上述治疗,4剂,煎服法同上。
出院后随访,症状已基本消失,生活起居正常。
按 患者为老年男性,脾气不足,水湿运化失常,聚湿生痰,痰伏于肺,恰感受外邪,入里化热,痰热郁结于肺,肺失宣肃,肺气上逆,则喘促、咳嗽咳痰,正邪交争则发热。脾与胃纳运相得,升降相因,胃与大肠共同完成传化水谷的功能,故痰热犯胃,则胃肠传导失司,可见便秘、腹胀等症。舌红、苔厚腻、脉滑均为痰热之征象。黄连温胆汤即温胆汤加黄连,温胆汤出自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,命名温者,乃温和之温,非谓温凉之温,方药组成为半夏、竹茹、枳实、陈皮、甘草、茯苓,功能清热化痰、和胃利胆,善治痰热内扰、胆胃不和之证。方中半夏燥湿化痰,同竹茹一温一凉,行化痰和胃之功,同枳实亦是一温一凉,行理气化痰之功,温凉并用,可得中和之用,使全方不燥不寒,佐以茯苓、陈皮以健脾渗湿化痰,甘草健脾和中,调和诸药。温胆汤加黄连后更增强清热之力。桔梗、杏仁合用体现提壶揭盖之法,桔梗宣而能升,苦杏仁开而能降,可平喘止咳、润肠通便。前胡、紫菀一散一润,散风热,泄肺郁,止咳化痰,桑白皮、浙贝母、胆南星皆为善清热化痰之品,全方共奏清热化痰、理气和胃之功。二诊,患者痰量少而质黏、便秘,乃肺阴不足,故在原方中加入瓜蒌、生白术以滋阴润燥、润肠通便。三诊,患者痰色黄白相间,质黏稠,大便次数增多,呈糊状,咳时有稀便流出,乃肺阴虚、脾气虚,故守原方去生白术、桑白皮,将瓜蒌减量,并加黄芪、苏子、炒白术、前胡、甘草以养阴润肺、益气健脾。四诊,患者去除呼吸机辅助,喘促略减,但仍有咳嗽、咳痰,痰量大、质黏、色黄白,精神萎靡、乏力,少寐,大便3日未解,左下腹有包块,以气阴两虚为本、痰湿血瘀为标,故予以益气养阴、温肺化痰之法,加三子养亲汤化痰,佐以三七粉口服以活血化瘀、如意金黄散外敷以消瘀止痛。
《孙子兵法》云:“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。”医者医病当如孙子用兵,不求力克而以智胜。如白长川医重症患者,从大处着眼而小处起手,预判疾病的传变规律,及时调方,至五诊患者喘促略较前改善,时有咳嗽、咳痰,痰黏、色黄白,夜间有发热,晨起汗出热退,大便质黏、日1次,左下腹有包块较前体积无明显变化,于周围呈扩散吸收之势,为气阴耗伤、阴虚内热之征,故治以仙方活命饮、清营汤合方以消肿散结、养阴透营。仙方活命饮出自宋代陈自明《妇人良方·疮疡门》,原书中记载该方:“治一切疮疡,未成者即散,已成者即溃。又止痛消毒之良剂也。”前人说本方神功浩大,能够消肿止痛,起死回生,治一切痈疽,不论阴阳疮毒,皆能化脓生肌、散瘀消肿,功似仙方神药,所以叫作“仙方活命饮”;清营汤出自《温病条辨》,既能解气分之热毒,又能清血分之热毒,能芳香透达疏散邪热、行气通络、活血散瘀、消肿止痛;气行则营卫畅通,营卫畅通则邪气不得滞留,使瘀去、肿消、痛止;使营分之邪热转出气分而解,此即叶天士所谓“入营犹可透热转气”之法,方从法出,法随证立。六诊,患者夜间仍有发热,为阴虚内热,故去黄芪,加水牛角、生地黄以清营凉血解毒、滋阴清热。七诊、八诊,患者症状已逐步好转,故继续用药以固本培元。后患者康复如常,行动自如,盖因白长川谋划在前,紧扣病机,预测转归,意勤方精,故病随方去。(尹江涛 田玉 刘君 辽宁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)
(注: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)
来源:中国中医药网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